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以下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成立于1985年。我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以收集、研究和展出我省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为宗旨。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是在哈尔滨文庙的基础上,经过维修,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一处三进式庭院的仿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整座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了一条中轴线。从南端影壁墙依次向北经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最后收尾于崇圣祠。东西牌楼、两庑、掖门、石碑对称座落在中轴线两侧,文庙的主体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


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中院是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庞殿顶大殿。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池南有“万侧宫墙”(俗称影壁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长44.80米,高5.9米。池北有棂星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绘,虎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碑文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西北角的石碑。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现主要建筑已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更多关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等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等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