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企业的造价控制

水利施工企业的造价控制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建设关系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利建设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一样,它需要投入资金来实施,投入较少资金,获得较大的收益,这是基本建设的目的,也是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意义的体现。所以说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位突出。水利工程造价强调的是全过程的建设管理,它管理意义深远,作用巨大。作为仅参与水利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企业,要从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合同签署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决算阶段,做好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1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应全面分析,仔细研究,策略报价。该过程从以下几个环节把握:首先,决定企业是否参加投标竞争。企业收到招标文件后,对外,需了解该项目背景、资金状况、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物价、交通等情况;对内,需分析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资质、优势与劣势、业务的饱满度。综合评价后,再做出企业是否参加投标竞争的决策。其次,成立投标小组,做好分工与协调。投标小组由拟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造价工程师为核心组成。技术负责人牵头,负责施工方案;造价工程师,负责报价。投标小组人员首先应仔细研读招标文件的内容,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提供的招标文件,技术负责人还应深入现场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走访了解,对交通、地理环境熟悉并掌握,对工程的用水用电,及临时设施做好布局;造价工程师在了解施工现场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应重点了解当地的装置性材料的来源,运输及购买价格,勘查自采材料的料场,加工点,堆料场,收集工程所在省份的价格信息,定额取费标准等,为下一步投标工作做好基础。再次,研究分析报价。投标报价应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参考国家、行业、地方计价政策、法规,严格按图样计量,而且还要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和企业自身因素。在投标之前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项目和工程量,研究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造价工程师应与技术负责人充分沟通,并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指标对比,最终确定一个既切合实际施工方法又经济合理的投标报价。此外,造价工程师还应依据企业实际的施工水平、管理水平,准确估计企业的施工成本及各种税费,作为投标降价的底线。在最终报价时,造价工程师应考虑企业成本、相关税费加预期的利润,在保持总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先做的工程报价高,预计取消或工程量变少的工程单价可适当降低,预计工程量增加的工程单价可适度提高等策略。

2在合同签署阶段,谈判代表须把握合同谈判的技巧,准确理解合同条款,明确合同约束条件。企业在合同签署前,应充分研究招标文件,就招标文件中未表达或未明确的事项进行谈判,并在签署的合同中予以明确。如停工停电累计达多少小时可以进行索赔;原材料,燃料价格涨幅多少时可以进行价格调整;窝工费用如何计算、计日工单价为多少等等。只有明确了这些条款,才能为工程变更、索赔、价格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持。

3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经理通过项目的有效管理,使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既节约成本、又增加效益。工程施工阶段是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花费大量的人、财、物的过程。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优化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充分研究投标文件。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预算水平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反映了不同的价格,只有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才能做出合理的价格。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更加细致的考虑了项目部现有的人力资源、施工设备的配备情况等诸多因素。技术与经济的相结合是成本控制领域重点强调的问题。在工程中标以后应及时组织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勘查和试验研究,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办理审批手续从而在方案上规避投标原因引起的风险。方案的优化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成本投入。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的成本由公司财务部门和项目部控制。项目部有专职成本控制人员,对工程成本进行分解,按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绘制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香蕉曲线图,及时发现和纠偏,使成本始终控制在计划之中。项目部人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成本计划投入,严格控制直接费和间接费。直接费控制主要通过材料购买单价控制、材料领用数量控制、人工工日数量控制、机械设备台班数量耗量控制;间接费控制主要通过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控制。在管理上实行激励机制,对节约成本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奖励;超出计划成本的项目及时发现超支的原因,并组织进行专题讨论,解决超支的办法。再次,工程索赔的处理。造价工程师应研究合同条款、合同附件及含义,当索赔事件发生后,按程序、步骤处理变更、索赔事项。水利水电工程变更的主要原因有:不可抗力、水文资料的差异、地质勘察报告的差异、施工工期的延误、新增项目、合同缺陷等。当出现这种情况后要寻找相关的合同条款、造价文件做依据,并做好现场签证和影像资料,作为结算增加费用的依据。比如,在确定最终报价时,工程中标单位一般都在原报价中不同程度上做了一定的合同总额下调,因此很多合同中都有这样一条合同变更问题:新增项目的单价如果合同内无类似项目单价可参考时,在编制单价时应按投标时采用的定额、基价,相应取费编制原则后,下浮相同比例。但是如果每个单价都下浮与投标时相同的比例,那么势必将造成利润流失,因此如何确定变更单价的编制原则又是一个突出问题。举例说明:一个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电站厂房内安装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建设单位提出新增工程量,增加了大坝闸门启闭机房安装工程量,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单价时也同样下浮合同比例,施工单位认为合同总额的下浮只是在当时的合同谈判时的一种总额下浮,虽体现在合同工程项目单价上,但实质只是一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下浮,不能等同于整个项目单价下浮;对于新增项目单价在编制时应该根据材料的现行市场价格进行编制而不能采用原合同材料预算单价,项目中的材料不能参与整体单价进行下浮。因此新增项目的单价编制原则的确定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风险转移。对工程进行投保,实行风险转移,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工程保险方面,必须符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及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招标文件、当地建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除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外,还须购买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人身险等相关险种,从而通过保险转移工程风险。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贯穿于整个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施工企业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的施工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与分析体系、材料采购、现场管理、施工控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本核算与监控等关键节点,形成专业化的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