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技术发展历程

特别是1947年上海万利油毡厂(即原上海油毡厂)建成,生产了月星牌油毡,长期以来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成为我国自主防水品牌的一个骄傲。从1953年开始,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房屋结构均以平屋面、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屋面及地下室均采用叠层沥青油毡与沥青胶组成的防水层,且几十年不变。1978年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我国防水材料才打破了沥青油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防水材料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并完成了一批高难度的国家重点防水建设项目。随着我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与社会进步,防水的作用与重要性大大超过预期,建筑防水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日俱增。

(1)在古建筑中,以木结构为主体,瓦材为防水材料的坡屋顶防水技术是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范例。如瓦片的搭接与盖瓦的保护,可确保使用过程中伸缩自如;瓦材既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又耐冰冻且抗腐蚀,顺应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要求;陡坡屋面排水通畅迅速,不污不漏等,都是古建筑防水的精粹,对今天研究屋面防水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传统“三毡四油”沥青卷材防水屋面,因沥青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极强的粘结性,通过“热”法施工,将油毡与沥青胶相互融合而成的防水层,实现了坡屋顶向平屋顶的转变及以材料防水为主的全封闭设防理念,是20世纪防水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发达国家不少新型防水材料(含卷材、涂料等),并用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及重大防水项目,取得了不俗成绩。随着这些材料不断更新与国产化,特别是为满足环保要求,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在如何结合工程实际和现代化建筑结构的特点,研究配套的施工技术(含机具)及解决当前最紧迫的渗漏水难题等方面,尚有不少工作要做。在当下,强调这些材料在工程上有多长的使用年限,尚缺乏长期工程实践和实验数据。因此笔者在《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反馈系统中,提出取消“防水年限”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防水发展三个阶段都离不开“文明、进步”与“创新”的关键词。从远古时代的泥土建筑到古代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及近、现代社会才使用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及钢结构等,每一次房屋结构的变化,都推动了防水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而每一项防水技术的进步或每一个优秀防水工程的诞生,也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在防水技术发展的各阶段,在肯定历代工匠贡献的同时,也不得不提到一些建筑大师和领军人物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仍在使用的传统沥青防水卷材,虽然防水性能远不如现今的新型防水材料,但由老工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叠层防水施工工艺,老一辈防水专家合力攻关研究创造的具有我国特点的“排汽屋面”,以及治理此类卷材屋面质量通病的配套技术等,使一些重点工程的卷材屋面平均使用寿命达到20~30年;论述这方面的有关技术文献沿用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前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发展

科技的发展进步应是提高住房质量的助推器,但近20年来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不揭示这一点,便无法理解目前防水工程中还会有这样多的问题,且都与“体制”和政策相关。更受人们关心的是大量短命建筑引起的公共安全和资源高消耗问题,均与主体结构耐久性有关。众多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证明,防水材料对房屋主体结构的保护及延长使用寿命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这方面的攻关研究,以期有所突破。

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发展展望

当前世界建筑业正酝酿着一场房屋结构与施工建造方式的变革。与传统笨重的建筑结构相比,现代化建筑更强调空间效果和“轻盈”体态,更适合人类宜居生活。在迎接新一轮建筑技术的变革中,我国建筑防水业不仅需要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更需要产业化的配套施工技术。值得指出,我国近现代建筑防水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宝藏,特别是一些已淘汰或目前使用很少的防水技术和如以油毡为代表的沥青防水技术,地下工程刚性抹面防水技术和蓄水屋面、架空屋面等史料更要进行抢救式挖掘;而在目前众多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只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许多防水革新技术。另外,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防水与主体结构真正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保护结构、延长房屋寿命和生命的保护神时,才能体现其功能价值。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