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文化

说起安徽建筑文化,最为有名的就是萧国古城、垓下古战场遗址、花戏楼、天静宫等安徽标志性建筑。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安徽创造的“小岗村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安徽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安徽建筑文化——花戏楼

花戏楼简介: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

花戏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亳州的建筑艺术瑰宝。位于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南依城廓,涡水南岸,花戏楼路(明清一条街)的最北边。

安徽建筑文化——花戏楼

花戏楼建筑历史:

初建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彩绘。

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可能始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见当时戏剧盛行,舞台与戏院建造都十分讲究。

修缮重建

花戏楼,本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

花戏楼的建筑年代: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

1956年12月22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国务院正式将亳州花戏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9月17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下文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4月亳州花戏楼景区北门场地改造完成。

安徽建筑文化——花戏楼

花戏楼建筑景点:

景区规模

关帝庙坐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大殿两侧各有一深径小院,西为禅堂。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现存钟一,鼓已遗失,钟上铸年号为康熙二年。钟楼外侧各有楼房三间,为山陕商贾所居住,大殿分前后殿,前殿券棚是五架结构,雕绘富丽堂皇,是观戏所用;后殿又分前后两部,前部山墙开两便门,西门“便禅门”,“东门”“通神道”。登四步台阶入后殿,殿宇高大宏伟,这是敬关公的所在,正是大关帝庙的主神祭位。

人文景观

铁旗杆

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有24只玲珑的铁风铃,每当有风吹过,便会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巳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

安徽建筑文化——花戏楼

花戏楼建筑历史典故:

花戏楼本名山陕会馆,其实是山陕两地的药商在亳州聚会的场所。明清之际,晋商富甲天下,以药闻名的亳州自然少不了晋商的足迹。有趣的是,山陕两地崇敬关羽,所建会馆也被用来作为祭祀关帝的家庙,而亳州则是三国故地,曹操的家乡。千年未解的恩怨,在一座戏台上继续着,而生活富足的药商,也在故乡与异地、梦想与现实、信仰与欲望的冲突中寻求着一种奇妙的平衡。

最初来到亳州的这群药商有着怎样的遭际,已经无从考证,总之,经历了商场的生死搏杀,尝尽了人生的酸苦冷暖,看透了世间的变幻无常,他们成功了。虽然在过去,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但是凭借手中优厚的资本,他们同样也能交接官场,混迹士林,周旋于上流社会。日子可以不疾不徐的轻缓,世事可以不卑不亢地周旋,也许就在一场盛大的午宴之上,觥筹交错之时,或者在携眷夜游,静思以往之际,某位药商突然心有所感,想起了当初离乡时亲人凄婉的歌声和眼含的泪光,不觉萌发了一个念头:要修一座会馆,一则祭祀神灵,二则娱乐亲朋,三则也为那些同样背井离乡来到异地的同乡们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于是,他召集同伴,宣布了自己的想法。结果一拍即合,大家纷纷慷概解囊。若干年后,一座接纳寒士的会馆和一座美轮美奂的戏楼,从梦想变成现实,落户亳州。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安徽建筑文化”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安徽的古建筑”、“安徽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