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县域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一、县域建筑业的地位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建筑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地方财政、集镇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成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人民生活,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建筑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地方自然资源外,建筑业的兴旺发达,对拉动地方经济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给地方财政收入注入了活力,加强了政府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保障了资金的支配。另一方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奠定了基础,同时扩大了企业规模,进而形成了建筑业在县域的良好循环态势。(二)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热门行业和广阔市场,具有用工信息广、用人数量多和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静宁县建筑业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仅 2008年静宁县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5 800 人,向农村带回资金 3 945 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有生力量。同时,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中有 85%来自农村,形成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建筑队伍中坚力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带头作用。(三)建筑业的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拉动建材、化工、石油、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静宁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省二级企业,资产总额 6 900 万元,从业人员4 000 多人,年施工能力 20 万平方米以上,产值过亿元。近年来,静宁县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地方水泥、砖瓦、建材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就业人员的增加和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了县域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亮点。(四)建筑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建筑业为城市发展和引进外商投资提供了物质和环境保障。天津大红碗在静宁县投资建厂,静宁县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在求进度、保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了大红碗生产线的按期投产使用,创造了质量、进度双优的静宁速度,受到了外商和同行的好评。可见,建筑业为外商筑巢,方能引凤,有利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县域建筑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企业内在周转困难,外强内干近年来,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房地产为民用建筑铺开了一道广阔的市场,炒房产成了一时的热门。一时间,该行业扩大了产业范围,壮大了建筑队伍。但是,好景不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众多的承包项目相互压价竞争下,开发商高价购置土地,高价售房,低价分包工程,进而拖延工程资金,施工企业的固有资本也逐年搭赔进去。据统计,仅静宁县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外欠工程款达 1 亿元,而资本金只有 6 900 万元。建筑业的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该产业的正常运转。同时,以建筑业为中心的资源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的浪费和闲置,形成了经济增长链条上的断缺,增加值在社会效应中无法体现。(二)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高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企业进入市场能否站住脚的第一法宝。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的体制亟待改革。近年来,静宁县企业体制改革主要是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在体制和产权上不断细化,建筑企业相对落后,这给一部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心理上造成了集体和私人谁所有的矛盾。从经营形式到经营成果的分配看,是集体管理、集体经营,但实质上集体资产为私人所有,经营成果属个人分配,集体资产流失,企业债务高筑;在资金运营上,只有享受债权的愿望,没有偿还债务的紧迫感,资金体外循环,企业空壳一体,这种所有权模糊的经营体制,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三)过度竞争,导致盈利下降近年来,随着炒房热的兴起,群起的建筑队伍在有限的开发资源面前,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开发商从中渔利,最终只有低价承揽,结果负债经营,效益无从谈起。另外,现有的一些建筑企业技术弱,管理水平低,设备简易,没有长远打算,开发市场的信心不足,死守家门,没有闯市场的竞争意识,企业形不成规模,从而影响了企业效益,限制了企业发展。三、提高县域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建筑企业良性循环为了扭转上述建筑企业的被动局面,国家建设部相继颁发了《建筑法》《招投标法》,明确了甲乙双方承包关系,各自经营范围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强对市场各方主体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检查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应重点治理在市场经营活动和资质审批中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要做到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清出建筑市场,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只有各方落实执行好建筑市场两法,才能确保建筑业发展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公路建设上,而民用建筑相对较少。静宁县建筑业,主要以民用建筑为主,公路桥涵建设设备的拥有跟不上市场的要求,而民用建筑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市场越加缩小,发展受到限制。因而,调整建筑结构,是静宁县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新要求。应鼓励建筑企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身优势和占有市场份额,实施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制胜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着力进行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建筑企业向房地产开发、公路桥涵建设、物业管理、建材生产经营和其它新兴三产行业渗透,延伸产业链,推进建筑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三)完善法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机制,建立债权明确、产权清晰、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创效益挖潜力的主要途径。建筑业要生存,必须要从企业的筋骨开始,改革、改制放权于企业,完善法人管理机制,实行以资参股的有限责任,对集团化所属独立核算单位,实行资质、技术、质量、安全、效益等全方位的考核管理外,着力于放权于基层,以无形资产为管理纽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达到实现利润、增创效益的目的。(四)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内部约束机制,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必经之路。首先,企业从市场要求出发,合理组织生产,实行有效经营,并适应市场带有随机性的变化,作出灵活和果断的反应。其次,加强质量管理,铸造精品工程,向社会要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主题,也是一个企业综合素质在市场中的集中体现。再次,建筑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保障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在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上要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安全制度,强化监督和查处力度。(五)以法护企,催收债权以法护企,催收债权,是落实效益的又一保证。建筑业的债权旁落,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现象成为建筑市场的一通病,虽然账面经营数字宏观,但企业周转困难,手头拮据,已成为当下建筑业发展的绊脚石。企业必须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六)注重人才,以人为本注重人才,以人为本,是实现企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的开发和充分利用关键在人。因此,建筑企业要发展,图效益,人才是首当其冲,必须珍惜人才,挖掘人才潜力。既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又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还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施工一线的骨干人才,特别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技术把关人才和善于管理、善于开拓的建造师队伍。此外,建筑企业要充分尊重建筑工人的权益。健全建筑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劳务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和劳务分包工资支付第三方担保制度,落实竣工结算制度,保证工人工资发放资金,维护建筑工人权益。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