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标建筑

说起苏州地标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云岩寺、轩辕宫、太仓石拱桥、报恩寺等苏州标志性建筑。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苏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简介: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的象征,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江南佛寺之始”,永乐十年(1412年)重建,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一百多米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历史: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传说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碽妃(朝鲜人)而兴建的。在1412年到1431年期间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底层建有回廊(即宋代的“副阶周匝”)。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平坐、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由于各层传递,所以使用的砖瓦尺寸不一。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洲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格局:

大报恩寺周长达九里十三步,内有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大殿、佛殿、大禅殿、后禅殿、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前殿、藏经殿、左右贮经廊、轮藏殿、禅堂、韦驮殿、经房、东西方丈、三藏殿、钟楼等,僧院一百四十八房,东西画廊廊房一百一十八间,规模极其宏大。寺中还种有郑和自西洋带回的五谷树、婆娑树等奇花异草。当时佛教的十大宗派在寺内都设有讲座,供僧徒任意选修;并雕版印刷了号称“南藏”的大部头佛经六百三十七函五千余卷收藏于寺内。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景点:

硕妃殿

大报恩寺大殿俗称硕妃殿,其中供奉有硕妃的碑位,每年由礼部按时祭祀,除此之外终年封闭,不许人进入。

大报恩寺规模宏大,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硕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观音殿、伽兰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其中画廊有118间,经房38间。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的建筑极其精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

整个建筑群的施工都十分精致。地基均用木炭垫底,其方法是先插木桩,然后纵火焚烧,化为烬炭,再用重器夯砸结实,使地质不再迁变,能够承受重压;上面用朱砂覆盖,起到防潮杀虫的作用。
当年,郑和还将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栽种在寺内,供人们欣赏。五谷树不但结子如五谷,据说还可以验年岁丰歉。在历史上,人们由参观寺内的五谷树,而追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郑和不平凡的一生。清陈文述在《五谷树诗》中咏道:“楼船十万泰西回,此树曾随舶棹来。移植远从鹦鹉地,托根终傍凤凰台。种分萧寺双株老,花为丰年几度开。野史纷纷说三宝,貂珰亦自不凡才。”

2004年始,南京市政府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前期工作。2008年8月7日南京大报恩寺铁函中阿育王塔的发现,震惊了世界。2008年11月22日下午,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瘗藏千年之后重现世间。2010年0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顶真骨盛世重光。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苏州地标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苏州园林古建筑”、“苏州有名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