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有哪些

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有哪些,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简单介绍。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结构设计、施工配合比、施工工艺、温度应力、施工进度安排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裂缝诱导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1、结构控制措施

泄槽底板分缝宽度为12~13m.4~9月高温季节施工时浇筑块长度小于或等于15m,10月一翌年3月低温季节施工时lm厚和3m厚底板浇筑块长度分别小于或等于35m和小于或等于25m,浇筑块长宽比控制在1—2左右。填塘混凝土与上部设计体形范围内的混凝土分开浇筑。待回填混凝土冷却到要求的温度后。再浇筑体形混凝土。3m厚混凝土部位在面层布置有+25@200钢筋网:1m厚混凝土部位在底部和面层各布置一层书25@200钢筋网。

2、施工配合比

为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泄槽C9050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中没有填加硅粉,另外。控制胶凝材料总量不超过340kg/m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

溢洪道泄槽抗冲磨混凝土尽可能避开高温季节(4~9月)。利用低温季节(10~翌年3月)施工;若在高温季节浇筑抗冲磨混凝土,选择在低温时段施工,即在夜间开仓浇筑,第二天的早晨或上午收仓,这样就避开了中午高温时段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输送至作业面。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混凝土入仓时,应采取措施控制钢筋、模板位移。

4、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在高温季节施工时。抗冲磨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一般控制在12 14℃,浇筑温度控制在17℃。加快混凝土运输和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减少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对运输混凝土的自卸汽车加设遮阳篷,车箱两侧增设铁皮隔热层,以控制混凝土运输中温度回升。混凝土采用长臂反铲入仓,可大大加快入仓速度。在高温季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立即覆盖保温被进行保温。防止太阳直射和外界温度倒灌。直至上坯混凝土开始铺料时才能逐步揭开。当浇筑仓内气温高于25℃时,采用喷雾机进行仓面喷雾降温,直至混凝土终凝。外界日平均气温降至4℃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能低于7℃。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现场抽取混凝土制成混凝土试块分两组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转入常温养护28d强度。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

5、通水冷却措施

通水冷却的目的主要是削减混凝土初期水化热温升。控制最高温度不超过容许最高温度,并减少内外温差。冷却水管采用内径为28mm HDPE塑料管。冷却水管间距为1.0mx1.0m.单根水管长度小于或等于300m.蛇形布置。冷却水管进口水温为1O 15℃。混凝土最高温度与进I2“水温之差不超过25℃。通水时间不少于15d,并应连续进行,前5d通水流量为1.5~2.0mg/h.控制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不超过每天1℃;5d后通水流量为0.5 1.2m2/h.控制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不超过每天0.5℃通水结束标准为混凝土温度达到24—26℃。

6、表面砂袋防护和洒水养护

在抗冲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砂袋进行保护,并洒水养护。采用此方法即确保了混凝土表面在施工期免遭破坏,又有利于混凝土表面持续保持湿润。装砂用麻袋长为1.0m,宽为0.7m.每个麻袋装砂约50kg左右,用细麻绳封口,由人工搬运并摆放整齐,砂袋间不能有空隙,即受保护的混凝土表面全部用砂袋覆盖。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完全得到保护,且有利于保湿经测量。每10m混凝土表面需要16个砂袋覆盖。

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主要采用布置在砂袋表面的塑料花管进行长流水养护,塑料花管水养护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洒水进行养护,洒水合格标准是砂袋得到完全湿润。并且水分从砂袋底部渗出。抗冲磨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90d,由专门的养护小组负责。混凝土终凝后即开始养护。仓面采用旋转喷头和人工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护。直至上层混凝土浇筑为止;横缝及上、下游永久面采用挂设花管喷淋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并24h安排专人负责巡视。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