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

一、epc模式的风险管理优势

EPC管理模式最初是由美国所提出的新型投资风险管理模式,与以往的投资风险管理模式相比,存在很大的优势。主要是集中对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物资采集工作以及施工阶段所实行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属于一项系统性管理工作。其自身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EPC模式中的设计功能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体设计方案的有效优化,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后续的工程进度提供保障;实现对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可以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采购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管理脱节的现象,确保对各个阶段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进而保证对整体工程合理控制,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实现对责任主体的明确划分。将建筑工程中的具体责任落实到小组或者个人,确保在出现风险问题时,能够追踪溯源,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EPC模式的风险管理方法逐渐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开展之后,已经有多个建筑工程业主将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方面的工作承包给相应的单位,从而实现对工程投资风险的有效分担,降低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问题。

二、EPC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EPC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1)承包风险增大。在应用EPC模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主要是将建筑工程业主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通过承包的方式转移到承包商方面,有效降低了业主的风险问题。而对于承包商来说,一旦出现设计图纸和技术方面的错误,就需要全部承担风险问题的支出费用,可以说EPC模式的风险管理使得承包商风险得到明显提升。(2)优化设计内容。EPC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承包商在工程设计的初期就已经参与到项目中,并且能够对施工方法进行有效选择。对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研究,使得施工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将更多专业性的内容融入到设计文件中,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3)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EPC模式引导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确保在施工阶段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并且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对降低工程风险问题具有积极意义。(4)管理难度大。虽然EPC管理模式在国外已经被成功应用,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然而在进入我国之后,受到法律和建筑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致使EPC工程的管理难度较大,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水平形成一定制约影响。2.EPC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EPC模式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结构的有效调整。在针对企业设计方案和施工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对企业经营结构进行调整,使企业的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进而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以及项目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利用EPC模式进行管理,可以确保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管理相接轨,缩短我国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通过EPC工程管理的有效应用,可以全面提升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胜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工作岗位为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工程承包项目也可以使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建筑工程EPC模式投资风险的基本特征

EPC模式的投资风险管理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实际开展工程时,业主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施工任务以及采购任务全部承包给一个承包单位,此时就实现了对项目风险的转移。将这些任务移交给承包单位之后,承包单位就需要对整体建筑工程负主要的责任,并且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阶段均需要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应用EPC模式进行投资风险管理时,业主可以对部分风险进行转移,降低企业承担风险的几率,而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具体的任务分包给多个单位,实现对风险的有效分配,进而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几率;EPC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发展,企业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我们在对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总结出,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从风险管理的各个阶段入手,依次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通过EPC模式的介入,实现对建筑工程风险问题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其全过程的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EPC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主要风险识别方法为德尔菲法、检查表法、敏感性分析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但是在采用这些方法进行投资风险分析时,相关的人员很可能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主观的因素,致使最终的分析结果与实际风险问题不符,这就导致风险识别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在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利用工程承包的特点和具体工程内容对风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风险问题进行了解。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风险,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对这些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在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设计内容变更,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不符等问题;而采购阶段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阶段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施工技术选择以及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风险问题均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这些潜在风险问题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在针对这些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的同时,便可以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2.风险评价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在进行风险评价工作时,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为定性评价法与定量评价法。其中的定性评价法是利用层次分析的手段来实现对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的逐层划分与分析。例如,在设计阶段的设计变更风险和施工图纸风险,采购阶段的材料风险以及设备风险等。在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对比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并且依据风险问题的影响大小,对其优先级进行有效排列。之后还需要与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针对工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价,使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另外,定性评价还可以与其他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使建筑工程的投资风险问题得到准确评价,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这种定性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不能对投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与分析,致使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图表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问题进行直观表现,各类风险问题的影响率和发生几率均可以通过图标直观的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使投资风险管理更加便捷。3.风险的应对与监控监控工作是EPC模式建筑工程投资风险最为常用的模式。其中会涉及到多种方法,但是最为常见的为偏差分析法、审查检验法以及关键路线法,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科学选择。注意偏差分析法在定量评价法的涵盖范围之内,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存在,其直观反应出工程的实际费用以及进度。在建立图表时,必须将工程进度以及费用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比实际进度费用以及预期进度费用后,可以直观的明确费用是否超支,尤其是进度的提前还是延后都可得到真实的反映。在定性评价法中,审查检验法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存在,会有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于建筑工程当中。科学使用审查检察法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将最为可靠的方案提供给投资风险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在融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投资风险应对与监控工作的科学选择,保障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进一步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投资风险。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