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厂地面硬化剂施工工艺

纺纱厂地面硬化剂施工工艺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某国纺纱厂由于工艺需要,要求主车间地面满足易清扫、耐冲击、不起砂、不挂絮的要求,且30台各19m长的细纱机要求地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mm。经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决定主车间及库房地面采用FloorHanlne I地面硬化剂技术,同时进行大面积地面混凝土整体施工,以满足工期的要求。

地面硬化剂施工方便、机械化程度高,混凝土地面随浇随抹,一次成活。

主车间长118m,宽78m,地面分6部分。平均每块2d,每次浇筑分2组,一组浇混凝土并初步找平(夜间施工);另一组进行地面硬化剂施工及地面平整度控制(白天施工)。

1.地面的基本构造

地面的基本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压实系数> 95%);600mm地瓜石替换地表橡皮土;300mm地瓜石(直径100mm~300mm);200mm级配砂石(直径0mm~150mm);塑料布防潮层;200mm钢纤维混凝土地面垫层;3mm地面硬化剂面层。

2.地面施工前的准备

(1)由于主车间大部分地面位于回填区域,基层的夯实碾压十分关键。对由于常年下雨又经施工过程中反复碾压已橡皮化的600mm地表土进行了铲除,换之以100mm~300mm的Hardcore(俗称地瓜石),进而按照设计铺设300mm的Hardcore及200mm厚(0mm~150mm) Cmshermn(级配砂石),我们选用了15t振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反复的振动碾压,对经碾压而出现的局部不符合要求的地面基层立即更换处理,使压实系数完全达到95%。

(2)混凝土地面基层压实系数及平整度经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设备地脚放线、就位及水电、消防、空压管的敷设工作。由于主车间中间钢柱净高为11m,边柱净高只有9m,而跨度达34m,所以混凝土泵车在主车间内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必须为混凝土罐车浇筑混凝土留出进出道路。为此,部分管线敷设需随地面混凝土浇筑同步施工,增加了施工难度。

3.地面混凝土施工

(1)喷洒防白蚁药剂。在地面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洒,用于预防当地的白蚁。农药由当地专业公司进行喷洒,特别是墙角、地面边角、施工缝处,需保证农药的喷洒浓度及遍数。

(2)铺塑料布。在农药喷洒完毕后,须及时覆盖塑料布。塑料布按将要施工的地面满铺,主要起防潮的作用。在厚200mm地面上部设计有钢网片Φ6@ 200,所以需按图纸提前计算出用量,放置在不妨碍混凝土罐车出入且便于施工的地方。

(3)钢纤维混凝土地面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中均匀掺入适量钢纤维,由于钢纤维阻滞混凝土裂缝的开展,从而抗拉、抗弯、抗剪强度都有明显提高,而且抗冲击、抗疲劳,裂后韧性和耐久性也有较大改善。钢纤维长40mm、宽3mm、厚0.8mm,由德国生产,在混凝土搅拌站骨料、水泥入罐后由专人按用量倒入罐中。钢纤维使用量一般为混凝土体积的1%~2%,钢纤维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及搅拌流程见表10-6和图10-3。钢纤维混凝土预拌完成后,即可进行地面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用普通柴油振捣机配Φ50mm振捣棒充分振捣,并用木抹初步找平。由于设计地面中钢网片位置在接近地面顶部的位置,所以适时把BRC钢网片放入混凝土中,并压入混凝土顶部,留出保护层厚度即可。在地面混凝土浇筑及表面初步找平时,用激光扫平仪随时进行平整度控制。

表10-6 钢纤维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图10-3 网纤维混凝土搅拌流程

(4)地面硬化剂(FloorHardener)施工。待混凝土浇筑2h后,表面的水部分消失,混凝土初凝完成前约1h,即可进行地面硬化剂的施工。一组施工人员进行电镘操作,对经初凝的混凝土地面进行找平、打磨。电镘台数依据新浇筑混凝土地面面积可放置2~4台。在电镘初次磨平之后,立即进行地面硬化剂( FloorHardener)的施工。即将地面硬化剂前后左右均匀地撒布在初凝前的钢纤维混凝土表面,边撒布边用电镘打磨,使地面硬化剂的厚度达到3mm,反复测量、修正平整度,力求表面平整、硬化剂摊铺均匀、不落边角。对电镘难以到达的死角,可人工用铁磨进行施工。国外目前已有专门用于摊铺地面硬化剂的机械,使得硬化剂摊铺较人工作业更均匀。之后,用大型上人地镘机进行操作,进行大面积的找平、压光。这种机器为人工操作,一人坐在上面进行大面积快速往返压光、找平,然后慢速局部配合电子扫平仪进行平整度修整,力求整个地面平整如一,误差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5)地面养护剂施工。地面硬化剂施工完毕后,在其上部均匀地撒上液体养护剂进行养护。由于地面硬化剂莫氏硬度达到了7~8,所以在施工48h后可上人行走,一周后可行走轻型货车,但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的1.2 N/mm²时(经试验,硬化剂地面28d强度为80MPa),严禁上重型车辆、设备。

4.施工缝的留置及温度缝的切割

由于必须给混凝土罐车浇筑混凝土留出进退的通道,同时给设备、水、电、通风等专业预留出施工时间,所以需设置施工缝(图10-4)。施工缝设置在两个钢柱间的轴线上。施工缝边部用铝制型材作侧模,型材上每隔300mm有一个直径11m的小孔,用于插入10mm的钢筋,钢筋伸人施工缝两侧各500mm。为防止混凝土表面由于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在地面施工3d后需在混凝土地面上进行温度缝的切割。首先,沿钢柱轴线弹出轴线位置,然后用切割机进行温度缝的切割。温度缝宽度为4mm,深度为钢筋网片距地面面层厚度的1/2。切割完毕用轻质伸缩性填充材料加以填充(图10-5),沟槽接缝见图10-6。对于施工缝及温度缝的填充,国外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的灌缝机具,使得灌缝施工更方便、快捷。

图10-4 施工缝构造

1-基层;2-钢纤维混凝土地面垫层;3-地面硬化剂面层;4-钢网片Φ6@200;5-Φ12@ 300;6-塑料布防潮层;7-施工缝

图10-5 温度缝构造

1-钢网片Φ6@200;2-后切温度缝,聚氯乙烯胶泥嵌缝

图10-6 沟槽接缝构造

5.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技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正快速发展并不断用于施工实践,如一次成型的建筑装饰性混凝土,不仅具有颜色,而且配合各种模板内衬可以形成各种图案花纹,混凝土表面的彩色压印技术可以形成例如木纹、石材等各种效果。地面硬化剂也已经形成了具有混凝土养护功能的液体硬化剂,以及具有提高面层强度、防尘、防静电及密封功能的其他材质的硬化剂产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