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古代建筑

广州的古代建筑——四牌楼

一说到广州的古代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咨议局旧址、五羊石像、广州双子塔、四牌楼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的古代建筑——四牌楼

四牌楼建筑概况:

四牌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因明代时建有惠爱坊、孝友坊、忠贤坊、贞烈坊四座牌坊而名。1954年改名为解放中路,但不少广州人仍习惯称之为四牌楼。

广州的古代建筑——四牌楼

四牌楼建筑起源:

四牌楼起源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最早是指现解放中路口与朝天路口之间中山六路段周边的四座木质牌坊:惠爱坊、忠贤坊、孝友坊、贞烈坊。惠爱坊纪念的是历代自中原入粤的67位名宦;忠贤坊纪念的是广东的49位乡贤;孝友坊纪念的是广东的54位仁者;贞烈坊纪念的是广东的55位节妇。清朝时,四牌楼与广东巡抚署彼此映衬,圈出一个大型商业街区,全称是四牌楼市。其中每年正月初一至上元节期间,各店肆、民居悬挂各种的花灯“灯市”为著。

明末清初,明末岭南三忠之一的陈邦彦在明朝灭亡后,仍然领兵抗清。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军包围陈邦彦驻守的清远城,猛攻十日后其次子陈馨尹被杀,他本人肩中三刀后被擒,最终被押往四牌楼行刑。

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城坊志》对四座木牌坊的简约记述是:“署废,坊亦废”。

忠贤街上原有十座牌坊,在战事结束后仅存四座,分别为乙丑进士坊、承恩五代坊、奕世台光坊、戊辰进士坊,位置是惠爱路口(现中山路)至惠福路口一段。广州人于是把忠贤街叫作四牌楼。这四座牌坊,也都是专门为纪念广东籍的进士官宦而立。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盛世直臣牌坊从现在的仓边路移到忠贤街,但广州人仍然习惯称该段马路作四牌楼。

广州的古代建筑——四牌楼

四牌楼建筑介绍:

五座牌坊分别是:

盛世直臣坊,为著名的海瑞立;

乙丑进士坊,为李觉斯等7人立。李觉斯,东莞人,天启五年(乙丑年,16??25年)进士,官至任刑部尚书;

承恩五代坊,为何熊祥立。何熊祥,新会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奕世台光坊,为黄仕俊一家三代立。黄仕俊,顺德人,万历三十年(1602年)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戊辰进士坊,为梁衍泗等人立。梁衍泗,南海人,崇祯元年(戊辰年,16??28年)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广州的古代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广州老建筑”、“广州市标志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