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思考

鲁班乐标为建筑行业人士带来运用BT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相关内容,园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6.16 km2 结合当时青浦镇区的扩展而同步设置在城区北侧的一块全新工业集聚区。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郊区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上海周边发展市级工业试点园区,明确其产业导向,降低用地成本,增强发展后劲;要求高起点规划,创造高效能的设施和高效益产出,同时形成地区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青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即为其中之一,并确定以电子信息、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精密机电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园区为上海九大“市级工业园区”之一,成立于1995年11月,座落于上海城市西部郊区被称为“绿色青浦”和“上海后花园”的青浦区。和谐的社会、优美的环境、发展快速的经济以及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园区的创建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园区从最初的16.16km2的规划控制范围扩大到2003年调整规划后的56.2 km2,经历了各方相当大的进步和调整。现在回头总结一下规划调整的过程和碰到的问题,希望对类似的区域规划编制有所裨益。

1区位范围

园区规划控制范围为:A16公路(北)——油墩港——山泾港——老通波塘(东)——沪青平公路(南)——油墩港——上达河——青赵公路(西),总用地面积61.5 km2。其中工业园区用地面积56.2 km2,外围区域道路面积1.4 km2,外围林地及其他用地面积3.9 km2。(见图1) 规划区位于青浦城区北部,紧临城区,处城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园区所在地交通十分便捷。高速公路同三国道(A30)及市级主干道北青公路和区级主干道外青松公路在工业园区中心通过,并在高速公路交汇处设有互通式立交。园区北侧有正在筹建中的A16苏沪高速公路,园区南侧有318国道和已建成的A9沪青平高速公路。目前园区内通过漕盈路、外青松公路、华青路、胜利路等区级道路与青浦城区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上述这些道路,青浦工业园区车辆无论是出入市中心还是外省市都可谓四通八达,得天独厚。

2规划历程

2003年以前,园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6.16 km2,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城市化萌芽阶段,结合当时青浦镇区的扩展而同步设置在城区北侧的一块全新工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原状基本上为农村村落和大片农田。16.16 km2内有外青松公路和省际公路苏虹公路(机场路)和北青公路纵横贯穿,就当时周边的开发形势来说,交通可达性优势明显。园区同时在规划范围内构建了棋盘式道路交通网络。在当时,将园区和青浦区的扩展部分(也称新城区)结合起来作规划上的统筹考量,合称为青浦新城。这样的规划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前瞻性,所以到2003年园区扩展到56.2 km2的时候,继续延续了这一思路,园区继续向北和向东扩展。向北并入了一个原来镇里的工业开发小区(屯南工业区)和自然乡镇(大盈镇),一直到正在筹建的苏沪高速公路(A16),作为园区北边界;向东将两个镇(赵巷镇和重固镇)的现状工业区整合起来。现在总的规划控制面积为56.2hm2。(见表1、图2) 3开发现状

园区内(包括出口加工区)现有企业1500多家,其中较成规模的约991家,已投产的约840家,在建、待建企业约151家。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类型主要为:新型建材、工程设备和机械加工、精密机电制造、现代纺织和纺织新材料、电子机械和电子信息。从产业集聚优势的特色来看,世界印刷和印刷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当纳利、海德堡等落户园区,印刷和印刷机械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

4整合经验

2003年,园区在调整规划范围后,花了很大的代价将原来自成一套的开发小区的路网、雨污水等市政设施整合修补,只是至今效果还是不甚理想。 原来的镇级工业小区,分别依附北青公路和318国道等主要公路的交通优势进行开发。在遍地开花式的工业开发初期,曾经作出过一定的历史贡献。但是到今天大规模的城市化阶段,其局限性就愈见明显。当初的道路线型和走向选择,往往只就各镇所选址和控制的工业开发范围来考虑。同时基于基建资金投入总量的有限,以“滚动开发”的理念、以对投资项目的配套为目标,不断地以“摊大饼”式推向纵深。与今天的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相比较,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4.1缺少明确的产业引导,形成不了一定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在今天倡导以生态工业来引导并形成循环经济、以城市土地再开发为目标的工业化改造过程看来,困难重重举步难艰。事实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对于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等等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4.2缺乏系统的基础设施。镇级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往往围绕项目的开发建设,道路是一段段地施工,给排水管也是一段段地延伸,开发一个配套一个。在当时的资金情况下,每年的投入不大,换来的财税回报却是可观,并启动了一方经济。但开发越到后期就越发现瓶颈,越堵越严重,改造代价相当大,有时甚至得不偿失。

4.3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镇级工业小区开发初期的特点是,只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有项目就上,谁先来谁先用,建设好一块再开发一块。到了今天,不同项目之间交叉影响很大。从交通动线、客货运输、供应能力、环保要求,到更高层次的主要道路建筑立面、城市天际轮廓线等等远景目标,已经不能简单轻松地予以调整和满足要求了。 所以,经济要发展,城市要拓展,一定要强化规划先行的意识。随着《城乡规划法》的正式实施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借鉴先进地区的开发经验,不再“摸石头过河”,有效控制经济力和社会力的驱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国家最终迈入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

5思考与展望 园区的规划布局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园区总体规划布局的不足之一,是将作为成片动迁基地的居住小区,设置在整个工业园区的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 在一个远离主要城市发展带位置,全新地划出一块地,来创造一个类似卫星城的新居住区,虽然靠近原来的一个现状小市镇,但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各方面的配套(主要是商业,供应能力,教育设施等等)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全面建设。在各种管线的扩容和延伸都费了很大的投入以后,换来的却是人气的涣散和发展精力的分化,特别是对于处在城市化大开发时期的青浦,无论是主城区还是工业区可能都需要将有限的发展能力更加地聚焦起来。 园区总体规划布局的不足之二,是将一个工业园区简单地定义为工厂集聚区而没有一如既往地将青浦工业园区跟青浦新城区结合起来统筹建设。

工业区的规划,应该放在这个城市自身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不是简单的道路管线的延伸,而是有机关联、互动发展的。工业区开发完成的时候就是这个城市脱胎换骨茁壮成长的又一个新阶段。或者简单地说,工业区是新的城市化区域,也是新城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功能上,工业区就是新城区的产业支撑区和生长点,承载着一个城市健康成长的最重要职能。很难想象建设一个新城区却没有安排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功能区而只是一块块的行政区或房产开发区就能建立起来的。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青浦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思考”等建筑相关的知识,更多内容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