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建筑

说起山东菏泽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山东齐国故城遗址、山东台儿庄故古城、山东蓬莱阁、山东崂山太清宫等山东标志性建筑。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三,占中国GDP总量的1/9。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以下是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山东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山东菏泽建筑——齐国故城遗址

齐国故城遗址简介:

齐国故城遗址位于临淄区辛店镇以北7.5公里。东傍淄河,西依系水,北靠平原,南对牛山、稷山和名泉天齐渊。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曾为齐国国都,是当时东方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经文物部门勘探发掘,已基本查明故城分大小两城,小城套筑于大城西南隅,两城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故城内拥有城垣、城门、万基、排水道、宫殿及冶铁、炼铜、铸钱、制骨作坊遗址多处,现已开发了大小城墙结合部剖面、排水道口、东周殉马坑、孔子闻韶处、晏婴基、桓公台、韩信岭等10多处景点,并建有齐国故城博物馆。其中,东周殉马坑环绕于一座“甲”字形石椁大墓周围,东、西、北三面相加连,呈“门”形,全长215米,宽5米。1964年和1972年先后发掘84米,发现殉马228匹。

山东菏泽建筑——齐国故城遗址

齐国故城遗址建筑布局:

据此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殊马当在600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市、区政府拨款,于西南端就地建起760平方米的殉马坑展厅,在36.5米坑道中展出殉马106匹。

位于大城西北部的排水道口,分进水口、过水道和出水口三部分,全长42米,宽7米,深3米,用天然巨石砌垒而成。水口分上、中、下三层,每层5个方形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流出,人却不能通过。如此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科学建筑,为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史上所罕见。

山东菏泽建筑——齐国故城遗址

齐国故城遗址建筑特点:

齐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它的东北部伸进大城的西南隅,两城衔接。大城南北长近9华里,东西7华里余;小城东西近3华里,南北4华里余。两城的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正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专家以为大城是民众生息的地方,小城则是统治阶级的宫室所在地。

齐故城四周不很规整,有的成直线,有的沿河岸蜿蜒曲折,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大小城总周长21433米,小城周长约7275米。城墙拐角共有24处,其中有4处保存得比较完整。拐角有四种形制:一是内外角作弧型拐弯;二是内角呈弧型、外角成方型拐弯;三是内外角都作方型拐弯;四是内角呈方型、外角呈弧型拐弯。
故城在不临河的城墙外围都挖有护城河。大城的北壕,东通淄河,西接系水;南城壕东面与淄河相通,西面与小城东墙南部的城壕相连接。城壕宽度25至30米,中部深3米以上。小城南墙与西墙的城壕比较狭窄,宽13米左右,距离墙外皮约10米。小城的西城壕,自西南角向北800米处与古系水相接,这里有泉水涌出,是系水的源头。小城的东墙和北墙在大城以内的部分也有护城河,且比小城南、西的城壕宽出近一倍,达25米。

齐故城内地势起伏,有着丰富的文化堆积。其中小城文化堆积以中部、南墙的西门以东和“桓公台”周围较深,一般在2至3米,中部少数地方有1.5米,桓公台边沿处深度近4米。小城东北部和西南部文化堆积浅薄,大都在1米左右。大城地层复杂,南北河道和小城东墙以东文化堆积厚度在2至3米之间;河崖头村西南和阚家寨村东北一带的韩信岭高地,文化堆积竟厚达3至4米,往往有4至5层堆积,是齐故城文化堆积最厚最复杂的地方。临淄故城的交通干道和排水系统,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水平。

城内有10条干道,其中大城7条,小城3条。小城南面东门大道,由城门向北保存1200米,路宽8米。这一道路是小城东南部的交通干道,从方向判断应与小城东门相通。小城西门的大道,由西门向东约650米,东端与北门大道衔接,宽17米。小城北门大道,由北门向南尚存1430米,路宽6至8米。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山东菏泽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更多相关“山东省建筑”、“山东古建筑”的建筑咨询敬请关注鲁班乐标。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